民间传说故事

叫花子宰相传奇

故事词典 gushi.cidiancn.com

阅读: 162

清朝康熙年间,安徽桐城出了一位才子叫方苞。方苞从小天资聪颖,四岁能作对联,五岁能诵章句,七岁能读《史记》,十岁开始,经书古文都能背诵如流。一天,方苞在野外玩耍,当时正是乡村五月农忙时节,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、插秧。田头一个拔秧的老农一边用稻草捆秧,一边随口念道:

“稻草扎秧父抱子。”

方苞听了老农的话,皱着眉头站站在老汉面前不走了。老农见是一小孩站在这里,又把刚才的话念了一遍,笑着问方苞:“这位后生,你能对出下联吗?”方苞认真寻思,自言自语地说:稻草,父也;秧苗,子也。他举目四望,见不远处的竹林里,几个村姑正把竹笋投入竹篮里,他眉毛一扬,高声对道:

“竹篮装笋母怀儿。”

老农惊喜不已,直夸方苞真是个“神童。”从此,方苞的江南才子名声慢慢地传开了。

方苞岁时,随父亲到安庆参加科举考试,在岁试中名列第一。岁来到京城,入国子监,以文会友,名声大振,被称为“江南第一才子。”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“韩欧复出,北宋后无此作也。”方苞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。康熙四十五年(年)考取进士第四名。

方苞虽然年少得志,但后来的命运就不怎么样了。考中进士后,他因为母病回乡而没有参加殿试,以后就一直走下坡路,连续考了五次都名落孙山、铩羽而归。

方家祖祖辈辈在明朝为官,是江南的名门世家。如今方苞混得一文不名,他早就对大清朝窝着一肚皮的火。便与当时的反清名士李恕、戴明世等常相往来,诗酒相酬。他的同乡与老朋友戴名世写了《南山集》,收集了大量南明逸闻,方苞看后非常欣赏,还亲自为《南山集》写了序言,从此留下了祸根。

这天,康熙皇帝招几个大臣议事,御史赵申乔拿出江南才子方苞的一篇文章给皇帝看,康熙直夸方苞文思泉涌,疏朗飘逸。赵申乔奸笑着说:“圣上当斜目而视!”由于古时的文章都是竖着读的,康熙又歪着头横着看了半天,还是没有看出有什么蹊跷。赵申乔上前指点,他横七竖八地在字里行间挑出了十个字:

夺朱非正色,异种也称王

康熙不知诗句来由,赵申乔又进一步挑拨说,这句诗出自戴明世《南山集》里的一首咏黑牡丹诗,朱色是红色,指的是朱明王朝。诗中把满清夺了大明的江山,说是“夺朱非正色”,又把满族人统一中国称做是“异种也称王。”

康熙闻言大怒,当即下令把戴明世、方苞一干人押解进京,戴明世被判腰斩,方苞也被判死罪打入死牢。

方苞被打入刑部死牢一关就是两年,等死却死不了。原来,清朝重臣李光地极力保护方苞,在皇帝面前说尽量方苞的好话。康熙也感到“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”,他法外开恩,赦免方苞无罪,还封他为上书房行走。能到上书房里办差,在老百姓眼里可是相当于宰相的官哪!

皇帝对方苞的格外恩宠,方苞一概不知。咋啦?原来,陷害戴明世、方苞的赵申乔也遭了报应,他的儿子也犯了事。这小子收受贿赂,徇私枉法,公然为死刑犯开脱。他找人冒名顶罪去替死,真凶却逍遥法外。这在当时被称为“宰白鸭”。案发后赵申乔的儿子被处死,许多无辜的“白鸭”都被放了出来。刑部的官员糊里糊涂,把已经免罪升官的方苞也作为“白鸭”给放走了。

方苞还以为自己侥幸拣了一条命,潜出京城,落荒而逃。这时,他已经无家可归,无处安身,只好隐名埋姓,流落天涯。他一路乞讨,餐风露宿,受尽了千辛万苦,偷偷回到了江南。方苞走后,康熙夜梦贤臣,想起了方苞,他微服私访,也来到江南寻找方苞。

话说方苞流落到运河边的骆马湖镇上,天降大雨,无处存身,就在一家大户人家的门洞里安身躲雨。雨下个不停,他两天没有吃东西,肚子饿得咕咕叫,家院看他可怜,就端来一碗米粥让他喝。

方苞喝完米粥后,央求这家主人收留他当个家庭私塾先生什么的,不要工钱,只图混一口饭吃。这家人恰好正需要一个家庭教师,女主人就唤方苞入内,但她看见方苞头发胡须老长,穿的破破烂烂、拉里邋遢,就皱起了眉头。说自己家是什么样人家?亲家翁是当朝御史,自己家是江南望族,找个叫花子来当先生,岂不让别人笑掉大牙!

这家的太太存心取笑方苞说,敢问先生高姓大名?方苞随口答道,在下名叫“万一。”他是把“方”字拆开来胡乱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。

太太随手拔下身上的缝衣针在方苞面前晃晃,故意奚落方苞说,万先生就用我这根针为题,作一首诗让我听听。

方苞知道这女人是在嘲弄自己,他窝着一肚皮的火,不假思索,随口就是一首诗:

小小钢针赛如银,

一天到晚手中存;

眼睛长到屁股上,

只认衣服不认人!

女主人一听大吃一惊,她没有听出先生是在骂自己,只感到这个叫花子虽然貌不惊人,但是才思敏捷,出口成章,学问好生了得!自己当即做主,留下方苞当了小儿子的教书先生。

原来这家的主人不是别人,正是陷害方苞的御史赵申乔的亲家翁、告老还乡的京官林大人。林大人看到自己的顽皮小儿在“万先生”的教育下,日有长进,也对方苞另眼看待。方苞后来虽然知道林大人是仇人赵申乔的亲戚,但他想到林大人与自己无怨无仇,所以也不计较什么,教育学生尽心尽力。慢慢的,方苞脸色红润了,衣服光鲜了,完全没有了往日叫花子的形象。由于他学识渊博,温文儒雅,渐渐地成了骆马湖镇上的名人。前来请教的、索求字画墨宝的人络绎不绝。

分享故事给亲友.

下一篇:三朝血案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不会叫的狗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