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世故事

磕溜树

故事词典 gushi.cidiancn.com

阅读: 562

世间百态()当年,阿智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当知青,有一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时,他还由此学了一个当地的土话。有一次,阿智看见一些社员修整路边的树木,把多余的、长得不好的枝桠修掉。对这种修树的方法,当地人用一个土语叫做“磕溜”(由于是土语,字典上没有,这只是按照发音凑的字)。有一位老社员对阿智他们这些学生讲修树的道理:“树要勤磕溜,才能长得直溜。”显然,那种歪脖树就是不磕溜的结果。记得小时候,不论是阿智自己家,还是邻居家,家长们大多都对孩子不娇惯,该说就说、该训就训、甚至该打就打。而且大人们几乎有一个共识:好孩子不是惯出来的。因此有了那句俗话:三天不打,上房揭瓦,当然只是对那些特别淘的孩子说的。不被娇惯的孩子,最大的优点就是: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,先是在家里,然后是在学校、在社会上,肯尽到自己的责任。看来磕溜树与不娇惯孩子是同一个道理,都是为了利于其成长。很快,几十年过去了,或许因为太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,家长对孩子几乎与几十年前完全翻了个儿:几乎没有一家不娇惯孩子的!那一次,阿智去超市买东西,刚进超市,就见前面有祖孙三口:三、四岁大小的孩子、他的奶奶、妈妈。孩子的妈妈推了一辆购物车,奶奶忙讨好地对孙儿说:“乖孙子,奶奶抱你坐购物车。”谁知孙子一点儿都不领情,也不乖,还不屑地对奶奶叱道:“不要臭奶奶,让妈妈抱。”这位“可怜”的奶奶,登时就像热脸贴上了凉屁股一样尴尬。孩子的妈妈忙停下车,把孩子抱上了购物车。这个孩子对奶奶没礼貌,口出不逊,但是阿智却没有听见那个当妈妈的训斥孩子,只见孩子的奶奶讪了吧唧地跟在后面,小声地嘟囔了一句:“这孩子,翻脸不认人!”到了货物架前,那个孩子见物就拿,不一会儿就堆了半车。估计他家的钱也不是刮大风刮来的,所以当孩子又拿了一包食品时,孩子的妈妈终于忍不住了,“不能再拿了!”她夺下孩子手中的袋子又放回了原处。只见孩子嘴一撇,使出了惯用的“杀手锏”——咧咧上了。就在这当口,奶奶急忙拿起那袋食品,又交给了孩子,并说:“咱们要了!”孩子不哭了,而且立即“倒戈”:“不要臭妈妈,奶奶推。”看来,奶奶的及时表现,又重新赢得了孩子的心。阿智明白了,这家人都是争着、抢着地娇惯孩子的,所以孩子才那么不是东西。此时,奶奶推着车,孩子的妈妈落后了几步,只听她嘟囔:“没有见过这么娇惯孩子的。”但愿她真的明白了:太娇惯孩子,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丁点儿好处。

本文为随寓而安原创,版权为个人所有。网络转载请注明出自《一品故事网》并标明作者。如果纸媒刊载,须经本人同意,敬请与本人联糸:MENGJIANXIN@。

分享故事给亲友.

下一篇:买前卖后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 一念之差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